山西女媧遺骨
山西女媧遺骨山西吉縣人祖山媧皇宮女媧塑像下發現的人骨,被專家認定可能屬於傳說中史前「三皇時代」的「媧皇」遺骨。不過有學者對此提出質疑,北京大學考古學教授劉緒表示,「三皇、五帝」還只是傳說,且在中國發現新石器時代人骨很多,未必都跟「三皇時代」畫上等號。
山西女媧遺骨 出自三皇五帝?
圖: 山西女媧遺骨
《新華社》報導,早在一九八四年,媧皇宮遭人破壞時,考古工作者就在女媧塑像下發現遺骨,包以黃綾,盛於木函。「木函」墨書寫道:「大明正德十五年(一五二○年),天火燒了金山寺,皇帝遺骨流在此,十六年上樑立木…皇帝遺骨先人流下」。明朝人把該人骨稱為「皇帝遺骨」。
近日經北大碳十四(C14)同位素測定後發現,該人骨年代距今約六二○○年前,搭配明代墨書記載,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張柏、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文儒等二十三位考古、歷史、神話和民俗專家認為,這可能就是傳說中史前三皇時代的女媧遺骨。
專家指出,在中華民族史前漫長的母系社會中,女媧首先是原始氏族名號,同時也成為氏族首領的名字,不會只有一個女媧,可能是一代又一代的女媧產生。而木函題記中「皇帝」之說,可能是某代或最後一代女媧,是後人對母系社會首領女媧崇高地位的追稱。
不過,也有學者對此持不同看法,據《大河網》報導,曾長期在山西從事考古發掘工作的北大考古學教授劉緒說,中國發現的新石器時代人骨很多,未必都要跟三皇時代聯繫,且所謂「三皇、五帝」也都還只是傳說,「這是不是女媧的骨骸,我可不敢說。」
山西女媧遺骨 原文:山西女媧遺骨 出自三皇五帝?